中国跆拳道网络联盟

 找回密码
 成为会员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搜索
楼主: 小六

关于武术介绍的专贴zt,实战者看,练体操的闪

[复制链接]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9-18 09:04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外家武术,受天分所限,有一个极境,但内家武术,却由于大家对力量线的掌握不同,修为可以永无止境。譬如一脚踢出,力量线沿腿外侧而上,但哪些位置被点击只可以阻止其攻击?哪些位置还可以起到令敌疼痛的效果?哪些点甚至能令敌丧失战斗力?
  
  大凡有打斗经验的人,都应该有这样的体验:有时候一拳打在一个好象无关紧要的地方,以为没什么效果,却突然对方痛得要死。力量在沿着力量线运行的时候,如果能够在其上拍击,很轻易就会卸掉这股力,如果封在力量前面,会造成疼痛,就好象你要扭动手臂,我拉着你的手不让你扭,你的手不痛才怪,如果你我的力量相加足够大,甚至会造成骨折。这种时机的把握和力量的运用,是高手一辈子的追求。
  
  以太极为例,上面的朋友提到了推手。习练者在相互推拉的过程中,掌握的是双手如何发力,以及力量运行的轨迹,如果对方力量的运行为自己所克,可以很轻易就将对方擒住或推开。推手中的高手,一贴手就可以知道对手将如何发力,因此封在其力量线的前面,等着其自投罗网,因此上面一位朋友,很以为推手神奇,其实也只不过是其熟练掌握了力量线原理而已。
  
  至于“意”,那是高层次的问题,初学者大可不必以此为扰。本人将在后面再行阐述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9-18 09:05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武术中,最精深,也是最容易让来这里看帖子的酒友反感的,就是各种武术境界状态名词,譬如用意不用力、中空之类,我一直很小心,不使用这些名词,而是使用让大家都理解的词语。其实这些词语,无非是高手们到了某一个境界之后,对自己水平的一个总结而已,你没有这个水平,按这些话去练功,只不过是自做多情,甚至有碍修炼。譬如一个“空”字,我师傅揣摩了数十年,在大限将至之时,仍然不能领会,勿论还在武术门口徘徊的你我。再譬如一个“用意”,讲的精神控制力,没有20年的苦修,怎么可能随意改变身体已经习惯成自然的用力的习惯。因此,诚心的希望大家不要以掌握了一些所谓的武学名词为荣,反应以此为警惕。
  
  至于练气致死这一类怪力乱神的论调,希望不要再有了。练气不慎,确有危险,但这种事情绝不会发生在初学者身上。没有几十年的修习,哪有可以致自己死亡的功力。初学者会死,多是由于本身有病,练功不慎可能对加快病情发作有点作用。我讲这些话,本身已经有怪力乱神的嫌疑,不过请各位酒友先相信,本人讲述这些话,自然有我的道理在,而且会在后面用大家都可以听懂的语言阐述出来。
  
  前面已经讲述了所谓力量线的道理,这里有必要再进行一番更详细的解释,因为只有了解了这个几乎可以说是武术之基石的道理,才能进一步阐述武学的分裂,门派的由来,以及东西方技击术差异的由来。
  
  身体各块肌肉和骨骼,在运动时讲究配合,相信大家都没有意见,一个力从一块肌肉上发出来,以骨骼为通道,传到另一块肌肉,这是生理学的常识,各位酒友应该可以明白。这股力量经过很多块肌肉的累积,汇成一个较大的力。研究和了解这种力量传递路线,是武学的一个关键所在,也是武者们有意或者无意间,修习的重点。寻找最佳的力量传递路线,是武学在较底层次上的最高追求。(这句话比较拗口)经过上千年的努力,我今天在这里,享受前人的成果,可以将各种动作的最佳力量线随口说出,但对于古人,乃至现代的绝大多数的人,对前人的这个成果,却是根本不能了解。甚至现代有人,对这个成果,持着从根本上反感的态度。这个成果,如果要画出来,就是一幅“全身经络总图”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9-18 09:06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先对前面进行个小总结。
  大抵武者练功,由外而内,原因在于本力有时而穷,但内功却永无止境。即使已经可以随心所欲,让力量自由运行,也还可以继续精进。譬如我随意一推,已经可以在瞬间使出通背力,但也还可以继续追求能够在瞬间贯通手脚的力道。(力道这个词,在前人典籍中应该是指力量线的意思,但到了后世,不知为何被理解成力量的大小,这也是武学失传的一个小例证吧。)因此武学追求,永无止境,实在是武者一生的事业。
  
  但内功到了一定境界,却又有这样的问题。譬如我可以知道敌这一拳,将循什么线路而来,但我将如何破解?我预先守在其进攻线路上,但是倘若我力量不够,仍然不能阻止其进攻。敌一拳攻我头部,我欲进行格挡,即使我循最正确的切入方式(上面有个朋友说得很对,格挡的最好方式是以切线的角度),至少我也要有足够的力量将其拳头的冲力化解,因此虽然柔能克刚,但是敌的刚力如果够强,拳头的冲力足够,仍可以克柔,因此武学内外两家的功力,全凭天分和刻苦,各有所长。内家在明了力量线的道理之后,大多要修习一些外家功夫,也是这个道理。我即使已经擒住了你的手,但是我的外功不够,手指没有力量,仍然会让你挣脱,怎么可能用得出借力打力的本事?只不过内家高手习练外功,由于明了力量运行的路线,可以事半功倍。
  
  因此,大师习武,大多先外而内,再由内而外,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。在这里扯一段关于武德的话题先吧。一个人刻苦修炼几十年,必定有常人所不及的品质,因此高层武者要就大仁,要就大恶。仁者只能留名,恶者却能为祸。因此各处的师傅,在择弟子时,大多强调一个德字。本人受师严训,虽然也喝酒泡吧追女孩,但绝不敢恃技凌人,选徒之时,也要千挑万选,倘若品德不够,就绝不肯以真功夫相教,只能授以强身健体之功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9-18 09:06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大凡练武之人,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熟练掌握了一门武技,最简单的办法,是自问一声:“在这所有的招式动作里面,我是不是觉得其中有些动作是无用的?”譬如出拳时另一拳收于腰间,乃是为了加强通背力,却被无数初学者以为是麻烦。至于一门一派中流传至今的套路,每一招式和动作,都有其深意,需要慢慢揣摩和修正。
  
  在下一段里,将开始阐述些武术中的高深道理,例如练气之说,穴位和经络等等。读者如果以之为迷信,大可到此而止,不再阅读本文。练内气已有成效者,读下去如有不同意见,欢迎批评指正。至于武功初学者,强烈建议莫要再读,即使要读,也只能泛泛而读,莫要追求,否则会有极大的伤害。但在这一段里,还是要对武术界的一些坏风气做些批判。
  
  譬如轻功一说,不知从何而来。轻身术固然是有,也不过是让身法灵便,譬如下跳之时,膝头借势弯曲,可以缓解下冲力。跳上之时,从头部开始取得初速度,循力线至腰部时已有提纵之势,因此跳得既远且高。但是一飞冲天之类,那是神仙的本事,绝不是人类的能力。再比如铁砂掌等硬功,训练既辛苦,训练时也还有若干法门,譬如插砂时指力必须配合砂石的硬度和密集度。这已不是人人可学的功夫。然而到处的莫名其妙的武校,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,都在宣扬自己可以在多少天内教会轻功或者铁砂掌之类,一眼看去,已经知道是骗人。而受骗的人,原本对武术有很大的热情,但一受欺骗,就对武术心存愤恨。我只希望受骗的人,能来看看本贴,希望大家在明白什么是武术之后,能够还武术一个清名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9-18 09:09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初学武术者看以下文字,一点好处都没有,反而会对日后的练习造成困扰。如果好奇看了,必须快快忘记。
  
  人体的奇妙,不是基于死人的现代解剖学可以理解。我时常自问,为何人体运动的最佳路线,居然就是气功中的经络?这两者的重合到底是为了什么?或许有些冥冥中的造化,还没有被人类理解。又或许前辈高人已有了答案,但是现代人愚钝,居然不能理解。
  
  大凡人在运动之中,如果完全符合力量线的运行轨迹,会有非常愉悦的感觉。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体验;用某一种姿势跑步,比用另一种姿势跑步,要舒服得多。在这个时候,人的愉悦舒服之感,与气功修习时的愉悦感,可以说是一模一样。武术修习者,大多从套路而来,相信几乎所有人都要这样的体验:真正掌握一套套路之后,一路打下来,几乎不用什么力气。套路动作大多流畅而且连贯,在动作的转折之间,都会有些小小的铺垫动作,让人非常舒服。这是因为套路的设计者,在一开始时,就已经有意或无意的考虑了要符合力量线,也就是经络运行的规律。
  
  在演习套路时,武者不断的加强自己的力量线,反复的学习发力,实际上也就是反复的通经络。渐渐的,在武者体内就会有内气生成。大凡套路,在打完之后,都有气纳丹田的动作,就是为了防止内气乱窜,影响武者的身体健康。但是我在这里说来, 好象非常简单,只要依照套路,岂不是人人都可练出内气?其实不然。
  
  套路的训练,毕竟只是让武者熟悉一小部分的力量线的运行,即使太极云手,动作既多,变化也多,甚至毫无固定招式可言,但是要打通全身的经络,也还是不可能。武者在训练之中,方式不同,打通的经络自然不同,那表现出来的能力,也是千差万别,譬如手臂经络已通者,在拳头上的功夫自然比未通者要强。但是要讲到自由控制内气,却还是根本不可能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9-18 09:11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所谓穿透力,只不过是回力而已。在一拳击出之后,适当的回一下力,可以造成被击中者不向后倒,反向前冲的效果。这前冲之势,感觉被人从后面打了一拳,世人少见多怪,以为“隔山打牛”,对武者而言,却只不过是低微末技。譬如我打沙包,想让沙包前就前,退就退,观者以为神奇,但讲解道理之后,再适当指点,不需5分钟,观者除非资质极差,都可学会。此处暂且不表。至于东西方技击术的差异,在后面的文章中,再进行评述,现在继续。
  
  上面说到武者在经过多年训练之后,由于刻意的训练力量线,经络已通,内气初成,但要使用内气,乃至用于攻击,却是不可能。其原因在于技击术的训练,乃是使用肌肉力量,使用肌肉力量就必须刻意。但使用内气,却要在有意无意之间,不可刻意而为。
  
  大凡一个人习武,从动作招式开始,再到理解攻守之间的拳理,再到修炼比较上层的内外功夫,再到理解和运用力量线,其中要经历无数的实战,日日都要静思,这过程往往都要以10余年计。到了力量线已经运用纯熟,内气自成之时,武者已经有了相当的精神控制力,可以开始练气了。
  
  如果是习练纯养生之气,本人大可不必如此紧张,不许初学者观看本篇。武学中的内气,与养生之气有质上的不同,绝不可等同齐观。这其中的关键,本人遍查典籍,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。譬如养生气,必须无意而为。在入静之时,自然有出功的效果。但武术内气,使用时不可绝对入静,只在有意无意之间。虽然也要求心平气和,但不须达到凝气还神的程度。但这若有若无之意,却是最难修炼。要刻意很容易,要完全无意,也不太难,但有意无意之间的境界,最是难做到。
  
  譬如我要发力打你,我的身体自然会紧张,发力之时,自然会刻意。如今你要求我发力之间,这个攻击的意识,只在若有若无之间,这一拳,你教我如何打得下去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4-9-18 11:09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晕  。终于看完了。!!!累死我了~~
不过不得不承认。。。写的还真是不 错~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4-9-18 12:16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哇塞!
这贴真是!
太……
不过
我没有搞懂。。。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4-9-18 12:20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了,我把全部的东西都copy下来了,回头我有时间再细细研读
头都大了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9-18 13:36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未完,如果有更新,我会补上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成为会员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跆拳道网络联盟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