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1937年7月7日下午,驻丰台日军一个中队(相当于连),携带实弹,全副武装,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军事演习。10时半左右演习结束后,日军称一名士兵失踪,以此为借口,日军驻丰台的一个联队开始出动,声称要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,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。日军随即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,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。中国守军奋起还击,双方于在卢沟桥一带展开激战。次日晨,日军以一个大队渡过永定河,从宛平城西迂回进攻;以一个大队从丰台镇方向向宛平城东门进攻,并一度占领了城外铁路桥,切断了平汉铁路。
入夜,中国第29军调动何基沣旅从北京西郊增援,从八宝山方向向占领铁路桥的日军展开反攻,而坚守宛平城内的中国军队一个营也出击支援,在方圆不到两公里的地域内双方整夜反复进行肉搏争夺,终于9日凌晨夺回了铁路桥等地。此后数日,日军一边以谈判争取主动,一边增兵进一步扩大军事行动。日军将关外的关东军紧急调至长城一线,并将天津、通县等地的日军重新部署,到7月30日先后有一个师团、两个独立混成旅团和临时航空兵团等新军到达,使29军面临的形势日趋恶化,伤亡惨重,被迫撤出卢沟桥,北京、天津随即失守。
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,全国武装的弟兄们,抗战的一天来到了,抗战的一天来到了。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,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。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!看准那敌人,把他消灭,把他消灭!冲啊!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。
赵登禹(1890-1937),抗日将领。字舜臣,山东菏泽人。1914年入陕西第十六混成旅,后随旅长冯玉祥入川,转战各省。从1922年任排长後,到1927年已升任旅长。1933年长城抗战中,身为二十九师军三十七师一零九旅旅长的赵登禹奉命坚守喜峰口,由于火炮很少,白天受到日军轰炸,而不能将其压住,赵登禹根据敌情,及时组织部队利用夜色的掩护,夜袭日军阵地,用大刀片砍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,砍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,还砍出了一曲风靡全国的《大刀进行曲》。使得日军不得不放弃占领喜峰口的企图,这是自“九·一八”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,赵登禹也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。日军在退回承德後追悼阵亡将士时宣称,这是日本军侵华以来,“前所未有的耻辱”。战后,赵登禹因功升任二十九军一三二师师长。1936年1月,授予陆军中将。1937年7月28日,在守卫北平南苑的战斗中,不幸与副军长佟麟阁先后殉国,终年47岁。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-7-11 9:11:25编辑过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