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跆拳道网络联盟

 找回密码
 成为会员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搜索
查看: 702|回复: 41

关于武术介绍的专贴zt,实战者看,练体操的闪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4-9-18 09:00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人看到这里的人大多数都在发愁韧带,甚至提一些诸如什么看上教练之类的狗屁话题,你们练得是功夫,不是体操!真不知道你们在干什么,现在帖一些天涯的武术帖子,有心者看。

发现大家对于我们的国术几乎没有什么概念,而且现在也没有什么专门的帖子对武术进行一个深入浅出的介绍,而且大家对武术几乎都存在重大的误解,作为一个习练武术多年的武者,本人感觉非常有必要专门开一个帖子,用尽量通俗的语言,向各位酒友解释什么是武术,什么是门派,什么是内外家的区别,什么是气功和穴位。
  
  武术是一种技击术,但绝不是仅仅只是技击这么简单。或许最早的武术是身体对抗的经验的总结,但是武术发展到现在,早已超越了身体对抗的概念,而具有了艺术或者哲学的特征。或许这么解释大家可以明白:怎么打倒对手,是武者的最基本的训练,但是为什么能够打倒对手?为什么这个人我可以打倒,但是那个人我不能打倒?才是武者毕生所追求的答案。一个体操运动员,几乎能够做到人类所能做出的所有的动作,但是他不能和一个武者相对抗,为什么?他的动作不够快?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几乎比任何人都快。他的身体不够灵活?反应不够快?更是笑话!但是为什么一个体操运动员不善于格斗?这是武术要回答的问题,也是困扰武者的问题。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的深度,就是一个武者修为的高度。在后面我将详细解释为什么理解的深度不同,会造成武术修为高低的不同。
  
  习练武术的前期,多是进行一些固定招式以及力量的训练,这个阶段只是训练一些条件反射,明白可以怎样攻击,以及对敌的各种攻击可以做出什么反应,在这个阶段,各种门派的训练方法虽然不同,但是中心目的都是一样:基本功!条件反射训练的越扎实,在日后的实战中就可能会有越大的效果。可惜这个阶段大多枯燥乏味漫长而且非常辛苦,现代人几乎无法坚持。现代人对武术的概念,也停留在这个阶段,认为武术就是训练这些东西了。甚至我们国家武术协会的的那些所谓的领导,对武术也是这个概念。请原谅我要说一句粗话:让那帮官僚去死!
  
  在知道攻击的防守的基本方式之后,就要训练武者为什么攻和为什么守,为什么要在这个时机攻击?为什么要采用这个方式防守?这个动作和那个动作相比,优劣何在?比如我一拳攻击你的头部还是攻击你的腹部,我的理由是什么?武术不是乱打一气,每一拳的使用都要有它的道理。 没有进行这种训练的武者,是一群蛮夫,空有一身力气,掌握一堆招式,都不知如何使用。可惜这种训练的方式和方法,只能采取言传身教的方式,而且大多已经失传,这也是现代武术为什么在老百姓眼中失去魅力的主要原因。

[ Last edited by 小六 on 2004-9-18 at 16:24 ]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9-18 09:01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人不才,幼时遇到一些明师,虽然资质愚钝,但总算刻苦,今天也算有些效果。在本人而言,攻守术容易学,但理解攻守的理由,却是要花长时间训练的事情,绝不可能一朝得道。本人几乎花了10年的时间,才算小有认识,但见识过一些所谓的武术大师,几乎只是和体操运动员一个水平,这样的人打起架来,能有什么功夫可言!你的拳可以打得很快,但却在不应该出拳的时刻出拳,在不需要防守的守侯缩头,这能有什么美感?这当然和混混打架差不多。
  
 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,我这样解释,我和你距离一步远,你我只要出拳,都可以击中对方,但我只需要少少的撤腰,就可以避过你这一拳。这一拳你怎么打?在你出拳的时候,将不将我会撤腰这个情况考虑进去?如果你考虑进来,那你这一拳要再逼进半步才能出,这时我已经可以出拳打你,所以你这一拳怎么打才能必中?而且在实战中根本没有时间给你考虑,你一招失手,就满盘皆输。
  
  要达到这一层的境界,就要对距离和时机有相当清晰的把握。本人在训练的时候,师傅隔5米用石头砸我,一开始可以闪避,然后必须接住石头,最后师傅换用鸡蛋,能够接住鸡蛋而不碎,则防守之功成。此时对敌的任何动作,都能有适当的反应。然后训练攻击,蒙住双眼,先与师傅贴手,再先发力攻击师傅的身体,开始往往连身体都摸不到,直到能够击中,有小成,击中时师傅不能回击,功成。此时对敌的任何身体反应,都有清晰明确的判断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9-18 09:01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当然各种门派不同,训练的方式也有不同。
  在这里不妨开始介绍内外家功夫和门派的基本知识。
  
  先了解先天力与后天力:先天力又叫本力,是局部肌肉伸缩的力量;后天力又叫内力,是一种整体发力。外家拳是用先天力打人,其特征是局部肌肉紧张,很少将人打飞;内家拳是用后天力打人,其特征是局部肌肉用力很小,便可将对手轻易发出。外家拳偏重于外功和先天力的训练,例如铁砂掌、铁臂功、铁拳功等,其考核指标多为实物,例如举多重的石担、一掌打碎几块砖等。而内家拳则更注重内功和后天力的训练,通过内功培养内力,通过试力、听力来力的敏感度和发力效果,其考核指标多为发放效果,即在任何状态下,运用自身的任一部位,一举将对手放出,并且控制被放出的对手的身体旋转角度和方位等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9-18 09:02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练成招式和力量,已经是相当痛苦的事情,大多数人穷毕身之力,也只能在这个阶段徘徊。要明白攻守的理由和道理,就更是难上加难。天分和刻苦之外,徒弟必须是良材美玉,师傅也必须是循循善诱。但是练到这第二阶段,仍然只是练成个基本功,只算是武术的初入门者。但在现代社会,明白攻守道理的武者,已经难以寻觅。
  
  这么说武术的初学者可能容易理解:你可否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拳头在击中对方之后,能够造成什么后果?对方是痛?酸?麻?还是毫无影响?如果你根本不能判断,那你根本还没有入门。如果你已经可以有些初步的理解,那就要问问,这一拳能否造成对方全部或者部分丧失战斗力的结果?如果仅仅只是让对方痛一痛,对方还能继续战斗,你为什么还要出这一拳?意义何在?如果你不愿意解决这个问题,改变这种现象,那你的修为到此而止。
  
  但明白攻守的道理,又谈何容易。本人在训练接石头的时候,全身青肿是常事,已经让旁人难以理解,至于可以接鸡蛋而不碎,必须在接到鸡蛋的瞬间用螺旋力消除冲力,更是让人匪夷所思。(本人曾和广州一拳馆上下20余人挨个切磋,只显示这门初入门的功夫,无论对方的拳如何刚猛快捷,都能把他们的拳头整个接住,引往一边,就被称妖术)至于蒙住眼学习攻击,虽然可以占先发力的便宜,但在开始时对人的运动线路毫无理解,一掌劈过去时,师傅往往已经不知去向,而自己身上就会被揍得青一块紫一块,只到痛定思痛,理解了人体运动的规律,才有小成。
  
  可以这样理解,譬如一个人如果将身体重心压在前脚,前脚容易发力,则容易后退,反之同理。沉肩就必采下攻式,扬肩就必定攻我头部,入门者必须能够从对方的一举一动,看出对方的攻击意图,眼中必须有对方的整体,一眼看去,对方的全身都在你眼中,绝不可看手就不看脚,看头就不看身。有这种判断力的人,大多已经苦练10年有余,但也不过是刚刚入门,可以正式开始内家拳或者外家拳的训练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9-18 09:02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武者在熟悉攻守的基本手法和道理之后,就开始面临一个悖论:假设我们两个都可以判断对方的反应,那么这场架还怎么打?你可以打到我的时候我也可以判断出同样的情况,我也同样出拳,那要么就是同归于尽,要么就是打不起来。这就是为什么武者要不停修炼的原因。如果我对攻守的理解比你深刻,在你看来不是机会,但在我看来却是机会;又如果我的速度比你快,力量比你大,或者对力量的运用比你熟练,那我就可以打败你,即使你已经判断出我的攻击路线。
  
  加深对攻守的理解,是一辈子的事情。人体的运动有它必然的规律,在某一个水平的人,同在某一个情况下,必然会有同样的反应。譬如未训练过的人,被人一拳打向头部,第一反应绝不是闪避或格挡,而是闭眼!初学者在对攻战时,必定只求自保,即使可以后发先至,也不敢攻击。初入门者就会拘礼于形式,攻是攻,守是守,泾渭分明,不能相融。至于前冲必定硬颈,站立必定摇晃的奇怪的小动作,更是层出不穷。所以高手只要一看形势,就可以知道两个人可以在多少招里分出胜负。
  
  在另一方面,要提高攻击或者防守的水平,有两条路可走,第一是强大的力量,第二是对力量的熟练掌握和控制。走第一条路者,是外家功夫。走第二条路的,就是所谓的内家功夫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9-18 09:02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外家或者内家的功夫,说起来容易,练起来却千辛万苦,各种的苦楚不足为外人道。
  
  首先这个基础已经难打,一个人花了10余年的时间,只练了一个基本功和一个入门的意识,已经和现代人追求快餐式享受的心理严重冲突。也就难怪现在各地的武校,往往号称自己只要几个月,就可以练出什么铁砂掌二指禅,是不是骗人姑且不表,就算你真能把手练得跟铁一样,又有什么用?旁人一拳打来,你有把握挡得住?你运气好,采用了正确姿势和力度挡住了这一拳,人家连续进攻你怎么办?你运气始终都好吗?就算别人让你进攻先,你怎么攻?把你的铁手就这么随便的往人家身上招呼?就算你还练过一些套路,难道你就这么把套路用出来?你凭什么就肯定你摆了POSE之后,人家还会站得稳稳的等你攻击?人家会用什么招式来对付你?因此我在此多口一句,各位如果真的有心武术,千万不要相信什么速成班,或者信什么自己在家插沙子也可以练功。
  
  至于打下一定基础之后,进一步的训练,才是受难的开始。外家功夫的习练者,要练得刚硬无比,一拳打出去,你根本无法招架,即使格挡,也要封得严严正正,让人毫无可乘之机。不过人力有时而穷,即使人的力量再大,也有到顶的一刻。到了那时,功夫就不能再有进步。只能由外而内,开始研习如何更好的控制和使用力量。当然也有外家高手天分极高,力量远远超过常人,那也只能为我辈羡慕,无法效仿。
  在这里不妨回应一些酒友的问题,为什么外家武术高手不去参加举重比赛?举重者必须要求肩胛肌和斜方肌畸形般强大,大腿粗重,这种体型为武者所忌,因为极为影响速度。肩胛肌和斜方肌太大,甚至会限制手臂活动的角度,起码就不能再向后挥动。因此外家高手如果只以举重论,当然不如举重者,但是论出拳力和爆发力,绝对不输体重相若的举重者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9-18 09:03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内家功夫必须由外而内,没有一定的外家力量功夫为基础,内家功夫也没有依托。你没有运用力量的经验,怎么可能深刻理解对敌人力量的控制。古人精通内家拳者,也大多内外兼修。因此太极门人,倘若在一开始不打一点外功的底子,日后只怕难成大器。
  
  说了半天,如果再不来详细解释内家功夫,只怕会被酒友嘘了。如果套用内力的解释,不能深入浅出,只怕更会惹来耻笑。我这么解释:请你尝试向前打出一拳,手臂运行的轨迹你自己可以看到,也可以理解,但是力量运行的轨迹,你可以看到,可以理解吗?你这一拳打出,力量是怎么从腰传到胸、到三角肌、三头肌、桡尺肌再到手背的?为什么你扭腰就可以增加出拳的力量,这个力量是如何在你身体上传导的?它的运行几乎走遍了你半个身体,但它的轨迹何在?
  
  即使你不用腰力,请尝试这个动作:右拳,拳面向下,平出,用左手轻点在右手手腕左侧处,腕关节稍下的位置,再做出拳的动作,感觉自己的拳头是否还有力量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9-18 09:03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按物理和生理学的观点,肌肉带动骨头产生力。如果肌肉和骨头只是线的关系,那么力的方向很容易分析,但是肌肉和骨头都是立体的,那就很难进行计算和分析。譬如我出拳之时,二头肌半软,三头肌半硬,使我的手臂的速度达到极点(二头肌完全不用力的话,手臂不能控制方向,但用力太过就会阻碍速度。三头肌加强速度,但太过则影响方向)你怎么计算我的合力的方向?我沿弧线进攻,如果再计算我的手臂的扭曲度,那这个计算过程只怕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完成的。而且我这一拳并不只有手臂肌肉的运动,我扭动腰部给自己一个初速度,以最合适的方式将这个初速度传到手上,因此我将获得更大的攻击速度,以较小的力量造成最大的伤害。
  
  现在我来问你,我这一拳出去,可否造成比仅仅只有肌肉收缩力量的拳头更大的伤害?这种伤害的力,你称之什么?如果我称为内力,你是不是还有不同的意见?
  
  人体运行力量,有着自己独特的线路。出直拳攻击时,一股力从腰到手,必然是沿后背脊椎而上,从后肩切入手臂内侧,直贯指尖。因此用手轻点右手腕的左侧,即内侧,会影响出拳的力度。如果“经脉”这个词已经在你嘴边了,那说出来也无所谓,大体也没有错误。但是现在我要用“力量线”这个名字。因为要练到掌握经脉这一步,还早着呢。
  
  武者经过训练,大多对力量线有一定的了解。了解力量线,对内外家而言都是重中之重。但有意识的针对力量线进行训练,却是内家所长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9-18 09:04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外家对力量线的理解,大多是实战经验的总结,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,当然也有外家高手,钻研内家典籍后,用外家功夫,完善自己的发力方式以符合力量线,同时截断敌的力量线,这一类的功夫,已经难以判断是内家还是外家,如果从表面上看,甚至更似内家功夫,譬如八卦和形意门的功夫,指头或掌上有硬功,但发力却完全是遵循力量线的弧形,封挡也讲究切断敌的力量线。
  
  内家的训练,完全是针对力量线而来。譬如太极云手,其行云流水之意,无非是力量源源不绝,其手法回旋往复,其身法灵动飘逸,无非遵循力量线的运行轨迹。太极弟子,穷毕生之功,学的就是一个发力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9-18 09:04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大凡一个人初学格斗,都会遇到这样的疑问:为什么大家一样努力,一样刻苦,但功夫却始终都有高低之分?除了身体素质方面造成了大家在反应和力量上会有先天的差异之外,最大的原因,就在眼力!眼与手的配合,能不能做到眼到手到?别人在你面前手舞足蹈,你会不会眼花缭乱?一个人的重心在前还是在后,你能不能看得出来?即使师傅可以教你各类特征进行判断,但是能不能看得出这些特征,却要为眼力所限。要提高眼力,就必须要求武者能够处乱不惊,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。同时,眼中绝不可只有自己,而要有对手,有世界。睁眼看时,无论风吹草动、蛇行鼠穿,都在眼中,清清楚楚,泾渭分明。因此无论内家外家,都要讲究修心。要勇,却不是匹夫之勇,要静,却不能如死水之静。所以高手大多面容平和神色恬淡。即使外家苦练刚猛之气的高手,也是气定神和,绝不会神浮气躁。(插一句,电视上要死要活的那类武林高手,被真正的高手看到了不知有何感想)
  
  但是修心之术,难在坚持。常人每日奔波忙碌,要求其每日静思半个小时,简直是不可能任务。本人受师严训,不敢懈怠,每日必静思45分钟。到今日差不多20年。如今看常人出手,犹如慢动作一般,即使一般的武者,在我看来也是处处阻滞,不得连贯。这样出手,当然可以一招制敌。但现代人只求快乐,不能受苦,无恒心,无毅力,又谈什么学武呢?这个武术,大概就要自然消亡了吧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成为会员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跆拳道网络联盟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